学习资料:教材研究

单位/地点: 时间:2022-06-23 浏览量:969

【教材研究】统编新教材重要概念一览表

历史论文悦读分享 2022-04-15 12:55

历史论文悦读分享

精品历史资料汇集地,学习历史的好助手

2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高三历史学科素养 复习学案

重要概念一览表

民族

民族同化

不论自然同化还是强制同化,其结果都是某个民族的消失,另一个民族规模的增大

民族融合

指各民族在发展中相互接近、吸收,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各民族逐渐形成一个共同整体的过程,其结果是民族消亡;

指历史上一些民族(或其部分)自然形成为一体的现象。

民族交融

仅指民族之间在交往交流过程中共性增多的过程,是民族关系的一种运动形式。

其所指的民族现象既不包含旧族体的消亡,也不包含新族体的产生。

实质

从经济角度

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从习俗角度

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

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华夏认同

华:华山

夏:夏县

唐朝孔颖达认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谓中国也”。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既有国家认同的背景,也有同一地域(中国)、同一心理(大邦)、同一文化(雅)交融之民族共同体认同之意。

增强度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巡守(巡狩)

《孟子》“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谓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古时皇帝五年一巡守,以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孔传:“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巡,行之。”“天子巡守,诸侯辟舍”(天子巡守时,需要“除道”,还要将自己的正殿腾出来让给天子用)(《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除此之外,邻近诸侯也要尽可能来朝拜,否则视为非礼,要受惩罚。632BC周襄王巡守河阳,结果许国未去,遂出现“诸侯遂围许”。后来巡守的对象变成“五岳”

五服

指以天子为核心根据距离和亲疏画五个同心圆,

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成为甸服(每日朝贡),

环绕天子建立起来的列国为侯服(每月朝贡),

侯服之外为绥服或宾服(每季度朝贡),

其外是要服(每年朝贡)和荒服(只朝贡一次)。

述职

《孟子》“诸侯朝於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谓述职,指古时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

现泛指低级干部向上级干部进行工作汇报

五等

《礼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五等”

爵”通常被认为是宫廷宴会上的饮酒器,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成为礼器,进而被用来代表品味序列并与宗法制的五个等级相对应,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

昭穆制度

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这是是宗法社会里祖宗崇拜的产物,代表着每一个家族子孙的辈序排行,谓之“辈分”,或称“字沿”。

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延伸到民间,祠堂神主牌的摆放次序也就是昭穆制度,如: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一世为昭,二世为穆;三世为昭,四世为穆;五世为昭,六世为穆;单数世为昭,双数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

家国同构

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这是宗法制度长期存在的遗存的结果。经济基础:古代中国一直处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济状况下。所谓“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亲贵合一

国家政权与血缘家族组织是紧密结合的,官制具有浓郁的宗法血缘性,担任各级官吏的,往往是贵族家长的族长。“亲贵合一”是商周奴隶社会官制的显著特点之一。

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分工不发达,所以在代表少数贵族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机器建立时,氏族社会的血缘纽带并没有被财产的力量炸毁,学院性的家族组织人让作为社会的基层单位存在,再加上商周时期统治阶级利用既存的学员关系作为巩固统治的手段,从而使血缘家族组织存在的合理性得到强化。

乞骸骨

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乞:乞求。

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于国事”

毋雍泉:诸侯国不能截流、筑坝或造储水池。

毋讫籴:(遇到饥荒年岁)各个诸侯国不能将粮食囤积居奇。讫:止。

毋易树子:不能随便更换太子。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出处】:《谷梁传》僖公九年

【典故】:公元前651年,管仲在齐国葵丘召集了诸侯盟国开会,订立了《葵丘之约》后,以周天子的名义宣布了五个条款:“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于国事”。

体现出继续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和父系血缘关系为主的宗法制

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

黔首

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

布衣

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

山右、江左

中国古代,坐北朝南。“坐于”太行山,则太行山右侧为山西省。故也将山西称为山右。

江左”,坐北朝南,则长江下游为江左。

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今日首都的市长)、左冯翊(相当于郡太守,辖区相当于一个郡,24县)、右扶风(取扶助风化之意,为右扶风(地名)长官,与郡守相当)为三辅,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两千石

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因有此称

皇帝的命令

命书(或制书)

帝王发布命令的文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改称“制书”。《史记·秦始皇本纪》:“命为制,令为诏。”《集解》引蔡邕云:“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命是古代的主要法律形式,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于“命书”,要绝对尊敬,严格执行。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

票拟

又称拟票、票旨、条旨、调旨。明朝内阁阁臣帮助皇帝草拟对臣工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此项制度源于明宣宗宣德年间,由于皇都逐渐疏远朝政,导致内阁职权渐重,凡中外奏章均由内阁议行。首辅大臣先拟定处理方式,用小票写上拟批答之辞,贴于奏章之上,上呈皇帝批准票拟,这实际上是御批的稿本,供皇帝朱批时参考。严嵩开创历史上首辅利用票拟权处死辅臣和谏官的恶例。

内阁首辅有“封还执奏”权,对天子政令提异议,或拒绝拟诏,或予以驳回

表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朱批(批红)

明初,由皇帝亲笔批示。宣宗宣德以后,群臣进奏文书,由皇帝亲批数本,其余由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太监按阁票所拟字样照录,或奉旨更正,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但由于明朝中后期皇帝疏于朝政,宦官借机擅权,通过批红代传圣旨、专恣肆行。清朝,内阁进本拟鉴,经皇帝审定后,学士照鉴以朱笔批于本面。

勘合制度

是明代的公文存根制度。它的创立,使明代的公文管理相当严谨和科学。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设置半印勘合制度。半印勘合制度,包括上行和下行文书的半印勘合。“其制,以簿册空纸之半,而编字号,用内府关防印识之,右之半在册,左半纸册付天下布政使间,都指挥使司及提刑按察使司、直隶府、州、卫、所收入,半印纸藏于内府。凡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有文移,则于内府领纸,填书所行之事,以下所司。所司以册合其字号,印文相同,则行之,谓之半印勘合,以防欺弊”。如果发现有官衙不凭勘合,或擅自接受无勘合的文书,以及私自行文等现象,则其主官和文书部门的责任人都要处极刑。文书行移勘合制度的实行,一防泄密,二防官吏假公济私,乱发文件,滥用权力。它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现代机关使用的正规介绍信,如“外调介绍信”、80年代中后期的买飞机票介绍信,以及分配工作、调动工作用的派遣证、介绍信之类,都事先印制统一编号、相关文字,一半发出,一半作存根,以备存档查考。这类正规的介绍信和便函之类的印制和使用,就是对“半印勘合”的沿用和发展。

朱谕

皆为御笔之命,书以朱砂,故名。凡遇非常重大事件处理上,为显示郑重其事,一般由皇帝亲笔起草,就事实而言朱谕很多往往是由亲信代劳。

廷寄

又叫寄信、字寄,是皇帝通过军机处“密发”的一种命令

口谕

出自皇帝之口,并通过近臣口头传达

电旨

军机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撰拟呈览的电传之令。皇帝致电批复或传令。电旨除传递方式具有工业文明特色、总理衙门参与外,就本质而言同于廷寄。臣工致电奏报政务,则称电报。

托克维尔定律

对于一个政权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是在其开始改革之际。

举例:清末新政

修昔底德陷阱


塔西佗陷阱


五种

社会意识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成熟文明

文字的使用

城市的初现

青铜器使用:青铜的冶炼熔点很低,人类最早青铜器就是冶炼金属的开始

农耕文明

指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文明形态。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

政治

伦理化

通过伦理来强化政治,如官是“父母官”,兵是“子弟兵”国家是“天下为公”。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设计,但是至少体现了家国一体、官民一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就应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进步的、积极的观念,经过现代转化,使之既能实事求是、名实相符地反映中国的现实状况,又能有效凝聚共识,助推人们对更美好生活、更完善制度的追求。

大一统

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指天下诸侯皆于周天子。

大一统是中国早期国家建立的理念和王朝建立的理论基础。随着秦汉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民族和国家视为整体,大一统思想逐渐引申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边疆、民族等要素的高度统一。

不仅仅是版图覆盖范围大,更在于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管理力度更为强化。

封禅

fēng shàn

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黄老无为

战国时出现的哲学政治思想,尊黄帝和老子为创世人。

其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

在社会政治领域,主张“无为而治”,即顺其自然,尽量减少主动行为和干预,而达到治世,在朝代初期,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屯田

概念

就土地所有权性质来说,是属于封建国有土地的一种存在形式,就其经营形式而言,则是我国历史上各封建王朝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过的按照一定组织系统为着军事目的而把军队或平民编制起来并强迫他们在国有土地上为官服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形式。

分类

军屯

军屯是指设立土地予不用打仗的军士,要求士兵能自行耕作而生产行军所需粮食

民屯


商屯

(盐屯)

屯田的一种。明盐商为便于边境纳粮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为筹措西北边防军粮饷,令盐商向边地纳粮后发给盐引,凭引支盐运销。盐商图交粮便利,招募农民在边境开荒就地取粮。弘治五年(公元1492),改为盐商径向盐运使司纳银领引,不再纳粮,商屯渐废。

犯屯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士族门阀政治

概况

汉末,察举制逐渐演变,到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

表现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山川形便

犬牙交错

根据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地理区域,进而划分行政区域。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划分的重要原则之一,能够使行政区域与地理区域一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江西是最典型的利用山川形便划分的省级行政区。



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出自东汉·班固《汉书·中山靖王传》。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无山川险阻可依,任意将本地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防范地方割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票拟权

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批红权

皇帝在票拟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

资本主义萌芽

三要素:◎工场手工业◎自由雇佣劳动◎商品生产

地区:江南部分地区部分行业

行会

封建社会城市商人和手工业集团所建立的工商业者组织。

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时,为了调整同业关系,解决同业矛盾,保护同行利益,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同业或相关行业联合起来组成行会,这种行会带有地域和行业两重性。

行会产生于隋唐。唐代工商业组织大都称“行”,源于街巷上的贩卖摊商,往往一条街上开设的都是同类的店铺,故称“行”,如“织锦行”、“金银行”等。到了宋代,行会组织更加发展。明清以后,行会进一步发展到会馆、公所。组织也更为严密,订有行规、业规、帮规等制度,形成一种垄断势力。清末期日益衰落。

民主革命

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参与者包括农民、知识分子、手工业者,甚至包括产业工人这个资产阶级的掘墓人。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或是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其压制资产阶级自由贸易的旧的生产关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贸易

顺差和逆差

顺差

(或出超)

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现象

一般表明对外贸易以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逆差

(或入超)

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

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治外法权

(外交豁免权)

在国际法上,指外国或国际组织和它们的正式代表免受它们驻在国的司法管辖的豁免权。治外法权给予外国或国际组织实体和它们的首脑、使馆、过境的军队、军舰、使团的住所和其他财产。治外法权是平等互惠的作法,领事裁判权是片面和强压的安排。治外法权一般只有有特定身份的外国人所享有,而不是所有侨民的特权。领事裁判权可以包容在治外法权的范围内,是治外法权中最没有道理和限制的一种。

最惠国待遇

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互惠条款,旨在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

基本含义:缔约国一方已经给予或将来可能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待遇。也同样给予缔约国的双方。它是在平等互惠基础上相互给予的优惠待遇,其适用范围主要限于贸易中的关税减让

近代中国与列强订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最惠国待遇,则完全是中国对外国列强单方面的优惠,是外国列强在中国的一项特权。其意味着中国已经给予或将来可能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待遇,也应同样给予缔约的列强,而列强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任何优惠性待遇并不给予中国。它既不平等也不互惠,且适用范围无限扩大。

买办阶层

史料一:鸦片战争后,由于广州行商制度被废除,外商可以自由地选择代理人,买办的性质也随之发生根本变化,变成了由外商或洋行控制的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效劳的附庸。……买办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一些买办脱离洋行独立经营使买办资本成为民族资本。他们身上这一特点给中国发展带来些许希望。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买办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是外国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一部分中国人。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5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113人;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

——金普森、易继苍《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1)买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扮演的角色:

买办的出现一方面充当了列强经济侵略的帮凶,加速了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程;另一方面推动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影响: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丰富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农村通过买办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有利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由于依附洋人,阻碍中国革命,成为近代中国革命对象之一

宗藩关系[0]

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番邦国家之间关系的总称,通过上下尊卑的内部秩序向外延伸,维系体系的稳定安全与和平,进而为内部的农业生产营造有效的外部环境。它不同于近代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内是最高的,对外是独立的)

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朝贡关系,在思想方面主要表现为华夷观念。

外在特征:周边一些国家向明清朝廷“纳贡称臣”,接受册封,使用明清年号

内在特征:宗主国不干涉藩属国内政,维持了与周边国家的长期和平的“内在平等”

形成原因: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

国家:朝鲜、琉球、越南(安南)、缅甸、暹罗、

解体:始于1879日本吞并琉球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形成过程是宗藩关系的解体过程。

历史上属国是我们国防防线,是代我守门户的

【小注】

朝贡体系并非只是满足大国虚荣,作为一种国际秩序,也是维持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和整体而复合的国际安全体制,既有区域安全,也有国内安全,既是政权安全,也是国民安全等多方面的安全。同时,国家安全包括多种形式的安全,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永远是整体关联而非单一性的。[1]

中华民国

国歌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谱写一代先进国人向西方学习,建立资本主义新中的时代精神

北洋军阀

概况

伴随袁世凯崛起而发展起来的军事政治集团,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

发展

1895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用西法编练新式陆军

1901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北洋军)

1905,共6镇(每镇1.2万人),成为清末陆军主要力量

1912后,形成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称为“北洋政府”

1916,袁世凯死后形成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1926,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揭开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

1928,北伐完成,彻底消灭北洋军阀势力,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扩展到全国

特点

政治:军阀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

思想文化:尊孔复古,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常

新航路开辟

地理大发现

强调欧洲人对未知大陆的发现,而那些大陆已经存在,带有“欧洲中心论”的色彩

大航海时代

15—18C欧洲大规模航海活动

现在学界多用新航路开辟和大航海时代

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主要指16—19C西方国家以廉价工业品换取非洲黑人奴隶,并将黑人奴隶(到美洲后,从事采矿和种植园农业)运往美洲换取生产原料运回欧洲的贸易活动。又因三角贸易是近代贩卖奴隶的一重要方式,故称“奴隶贸易”

商业危机

指的是东西方之间的旧航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

价格革命

16—17C由于美洲廉价金银流入欧洲而引起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的现象。

商业革命

16C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变化。

变化:

世界市场的扩大

贸易中心发生变化:

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法荷商业强国崛起,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导致佃农更加贫困化,也导致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贵族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却大发横财,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崛起。

简约:

封建领主与封建制度衰落;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崛起

人文精神

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遗产的无比珍视,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断追求。

资产阶级革命

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其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实质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

政体

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政党

两党制或多党制

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进步

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局限

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制度

对外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把亚非拉地区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手工作坊

封建城市中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分散经营,以个人的手工劳动为主,一般不存在雇佣关系

工场

工场是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16c中叶—18c中叶,其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

二者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工厂

工厂是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工业革命期间,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工业革命

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C60s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重商主义

又称“工商业本位”,重商主义是指中世纪末期西欧、南欧国家从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盛行于16—18C的工场手工业时期,是资本原始积累要求的反映,主要积累金银,发展工商业,拓展海外贸易。

基本内容:

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

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

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的形成来源。②认为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必须以本国制造品出口到外国以换取黄金、白银(贵金属)。③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多卖,少买,从而使贵金属(外汇)多在国内积累,谋取贸易顺差。④为了要取得国际贸易的顺差,必须出口本国出产的制造品,进口外国的原料,利用制造品与原料的价格剪刀差获利。⑤必须将本国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保留给本国产业。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培植新兴产业(“幼稚工业”),也是为了给本国人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重商主义实际就是一种市场保护主义、经济国家主义和强国主义

自由主义

伴随工业革命而兴起,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反映了日益强大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废除封建束缚、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资本的

原始积累

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形成前的历史阶段,所以称为“原始积累”。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形成整个原始积累的基础。资本原始积累:以暴力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手段是赤裸裸的、强盗式的直接掠夺

西欧各国国内:强制剥夺小生产者资料(最为典型则为英国的圈地运动),推销国债,提高赋税;对外则商业战争、武力征服、贩卖奴隶、掠夺殖民地等。

资本积累

通过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积累资本的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手段是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剥削

农业革命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时间

15C16C初——18c高潮

含义

农业推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废弃休耕制度实行轮耕制度,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

意义

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裕的农产品,为人口发展增加保障

农业资本家获得财富转化为工业资本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经营方式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

圈地运动

时间

1415c开始——18c高潮

含义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占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大农场或大牧场

原因

制呢业发达,羊毛价格上升

本质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分离的过程

小注

圈地运动不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而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

影响

A.农民失去土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廉价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工业部门和其他非农部门转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C.失地后的农民,以流民、游民、失业者、贫民等形式进入城市,开始产生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采用采用血腥立法,沿用中世纪(主要针对农奴和奴隶)惩治游民的残酷法律,严惩流浪和无业的农民。

后变为疏导,开始救济。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就开始向新大陆和海外殖民地移民

工业革命完成后,为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英国政府制定了向海外移民的政策

为了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英国严格禁止熟练工人移民国外。因此向国外的移民基本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政府为鼓励移民,采取了减免运费、向移民赠送土地和农具或向安排移民的投机者赐予土地等多种方式。

除了移民之外,英国政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还向殖民地流放犯人

垄断组织

含义

指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

联合。他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

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使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根本原因)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便形成垄断,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企业产生(直接

原因)

特点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积极

作用

垄断组织的出现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一定程

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指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被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沦为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依赖性也空前增强,贸易往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资本主义社会

根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显露并尖锐,劳资矛盾激化

生产社会化,意味着生产越来越不再是私人、小型化,而变成一个整个社会相互合作、分工、大型的生产。这要求生产需要一定的秩序,而不是混乱无序的状态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即社会大部分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榨取剩余价值

由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被大部分人消费,但财富掌握在少数的资本家手中,资本家只消费少量的产品,所以经过一段时期,产品就会出现滞销!而且会越积越多!这样,一些企业就会倒闭,为这些企业提供原材料的工厂也会倒闭,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瘫痪,从而形成经济危机即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表现: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拉丁美洲

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地区曾长期沦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属印欧语系拉丁语族,因此被称为拉丁美洲

考迪罗

原意是首领、头领。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

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C20s独立后至20C前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门罗宣言

1823 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大棒政策

美国总统罗斯福(老罗斯福,1901—1909)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20C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经济军事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该政策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听命于美国。在大棒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凭借武力,多次公开干涉拉丁美洲国家的内政。曾援引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他的外交政策,后来发展成“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金元外交

美国从总统塔夫脱(1909—1913)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因大棒政策遭到拉美国家反对,故塔夫脱鼓吹用积极的经济扩张政策。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外海投资,特别是对拉美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科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

民族自决

指外国奴役和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可以自己决定或经过民族独立战争取得本地区的独立,组成新的国家,并对其领土拥有主权。

帝国主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剪刀差

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因用图表表示呈剪刀张开形态而得名。它表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如果价格背离价值的差额越来越大,叫扩大剪刀差;反之,叫缩小剪刀差。(源于20C20s苏俄,为积累工业化资金,人们把农业和农民丧失的这部分收入称为“贡税”(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或“超额税”,20C50s的中国亦然)

法西斯主义

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绥靖政策

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雅尔塔体系

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兰黑、雅尔塔、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和平演变

指西方国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促使它们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该词首先由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成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重要战略之一

尼克松主义

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的调整对外政策的战略重点的主张。

60s后期,美国的实力在侵略越南战争中遭到很大的削弱,在国内陷入空前的经济、金融和政治危机。尼克松就任总统后,针对上述情况决定在对外政策方面做重大调整。1969725日,尼克松在关岛提出美国收缩战线、越南战争越南化、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西方报刊称之为“尼克松主义”或“关岛主义”。

实质: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自治领

英帝国殖民地制度下特殊国家体制,是其殖民地获得独立的最后一步。自治领拥戴英国为国家元首,享受内政自主权,但外交权不完整,也不具有独立的宣战权










             


[0] 胡礼忠、邢新宇:《宗藩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两种经典国际体系学生比较与启示》,《国际观察》,2011年第6期。

[1] 黄纯艳:《朝贡体系与宋朝国家安全》,《暨南学报》,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