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习生教案:1802谭申澳

单位/地点: 时间:2022-06-15 浏览量:549

课题及章节: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带来的利弊,培养学生在面分析事物,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通过时间轴认识两宋的时空定位,通过疆城图认识两宋的地理位置和政权形式,培养学生时空观念,通过学习宋朝的杰出人物:范仲淹、王安石、 岳飞、文天祥的爱国史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是本课重点和难点,王安石变法初中未讲,亦是难点


课型:新课讲授


一:.新课导入

对第三单元做个整体的分析:同学们看标题中“多民族“几字,想必应该想到本单元的主题是讲的民族间的关系对不对, 我们回学顾之前的学习:两汉时期和匈奴冲突不断,汉武帝文治武功,加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三国两晋南北朝, 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唐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民族往来活跃, 到了五代十国后期。北方又兴起了几个少数民族,辽、西夏和后来的金, 以及最后面蒙古族的兴起,他们与中原王朝的政权长期对峙,当时的中原王朝,尤其是宋朝,为什么不能像汉朝,唐朝那样对少数民族管得明眼帖帖,反而最终还灭于于少数民族手上了呢,这是我们在学习本单元时同学们应当思考的。

之前说到五代十国,政局动乱,后周世宗柴荣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可惜他寿命太短,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了兵变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啊,我们来看两位学者的评价。

 (展示范文澜和陈寅恪的话)

一个说“怯弱可耻一个说“造极",太矛盾了,究竟宋朝如何,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了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以及北方的北汉,这其中就有南磨. 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大家以后会学不少,可惜他身为皇帝,最后结局很惨。北宋统一了中原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样就和之前的割据政权拉开了距离,谁还敢再说宋朝又是下一个短命王朝?

北宋能站稳脚跟最大的原因在于统治者吸取了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大家请看这两段话。看看当时北东统治者吸取了哪些教训,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围

教训: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武将专权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总结起来就是要如强中央集权

按下来就请同学们了一起来探讨一下北宋 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请阅读49页到50页第二、三、四段的内容

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分别从哪几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学生):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散机构权力.抑制武将势力

我们一起来学习。

首先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对应哪一个教训啊?方镇太重,方镇有许多节度使怎夺其权“呢?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把文官“二字圈出来,这是在什么方面“夺其权呀——行政(请大家把行改”写在边上,我们再看第二个,设转运习管地方财政,这是从财政上, 也就是“制其钱谷以保证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第二是在军事上, 收地方精兵编入禁军, 拱卫京师, 并且和地方军定期更换驻地。

我们看到第50页“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中央到地方“府州军监之间是不是多了一个路”啊,这个级别在州之上, 设了四个机构,分别是安抚司,简称帅司这可不是说它帅,而是说他帅领军队,是监管军队的;转运司,简称漕司, 管理漕运, 即运输:提点、刑加试司,简称宪司,管程理刑狱,提举常平司,简称、包司1管理粮包等;在府州军监这个级别上,设文宫作知州或知府, 同时设通判来制约知州,这是不是一种分权的手段啊, 所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一个是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个是分散地方权力,这样中央集权就得到大增强了。

五代国常常发生臣子篡位的事, 赵匡胤自己也是这么上位的,他发动兵变的方式是自己的手下把黄袍披到他身上,他就假装自己不得不当皇帝,不得已” 当了皇帝 ,等自己做了皇帝后,他也担心别的自己的大臣也会黄袍加深阿,因此他有一天把和自己起兵变的部下们叫到一块儿喝酒,酒到情深,他说“我不想做皇帝了,自从做室帝认来,我就没一天随过安稳觉”,他的部将听了听了大惊。这是为什么呀!“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吗。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这几个部下都跪了下来 这一听就是皇帝要对他们下手了呀,连连说:请陛下指条出路”,这哪是出路啊,是求皇上放一条活路啊,宋太祖说:“你们不必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宫,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 彼此毫无猜疑, 不是更好吗?”第二天,这些部下们集体辞职、这就叫: 杯酒释兵权”但这只是一时的什么才能传千秋万代啊?制度。

我们看到顺第50页左边这张图,采取的措施/依旧是一个字”分”,财政、行政.军政、监察分别设官员,宰相叫“同平章事“又设参知政事作副相,又设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政和财政大权,他们的权力和宰相不相上下,中书门下,密院院合称二府,与三司一起大大削弱了相权,使得皇权在被大大加强了。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君弱臣强的问题。

要真正抑制武将,北宋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方针。大家看这个表,从两宋和唐朝对此情况大家发现了什么?

 ()两宋科举规模更大,通过进士当上宰相的大大增加,说明两宋倡行文治

刚刚讲到杯酒释兵权和设区密使分相权,同时还设文宫掌枢密武将统兵而无权调兵,还采用更戍法使得“兵无常帅,将无常师”所以反映了什么政治特点?请记在边上。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这三则史料,思考宋初措施有什么影响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请同学们看51页的地图。图中北宋是不是此及还要小啊?大家看到图中画红色斜权的部分了吗?这叫燕云十六州,包括现在北京等地区,当年被石敬塘拱手割让给了契丹,也就是辽。北宋两次试图夺取燕云十六州者失败了后来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协议,史称澶渊文盟(在地图上指出渲渊),宋辽以兄弟相称人但 宋每年都要送给辽一笔财物:岁币。而北宋与西夏的战争也屡战屡败,最后达成庆历和仪:西夏向北宋称臣,但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都要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边防压力暴露了北宋个什么现象呢?——积弱

接下来请同学们了看这三幅图,它们分别是北宋官员数量变化图:、北宋兵籍数量变化图和北宋三个时期收支图,请大家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官员数量急剧上升兵籍也上升明显 收入缓慢上升,支出大增

这反映出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多余)一一积贫

大家看这个表格,它反映出三冗二积的局面是北宋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北宋把权力分得很细,机构多有重叠,官僚队伍不断膨胀;虽然在打仗时频吃败仗,但却招募了一支空前庞大的队伍,请同学们看到第5页的历史纵横这种征兵制主要是为了稳定社会治安, 消除动乱因素的所以说募兵不弗说“养兵" ,既造成了冗兵也造成了冗费,另外,战争的赔款也使得财政日益恶化为什么老败仗呢?这也是由于北宋兵权分散,边疆一有上事还得从中紧急调兵,等跑到边疆, 仗已经打完了,国家出现了许多问题,许多有识之土已经开始求变了, 先有范仲淹发起了 庆历新政,失败了。因为触犯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问题设置:请同学们课后预习《王安石变法》,思考宋朝走向衰亡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