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级黄红兵(二)

单位/地点: 时间:2022-06-15 浏览量:409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黄红兵

备考复习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1)以农业耕作方式和商业的发展为线索,分析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2)认识古代经济与人类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关注当代社会与之相关的经济部门的发展状况。

3)从农业文明的角度,结合前因后果对均田制和货币赋役进行评价。

4)关注明清人口流动、物种交流等考查经济全球化,注重民生、人类命运共同体。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1)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三部分;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补充;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且牢固存在

3)经济重心:经历由北向南的转移过程,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布局。

4)工商业的发展:虽然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早期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早期农业指人类社会早期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作为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一般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形成。


一、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六个方面整理)

1、耕作方式的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石器锄耕(商周)→铁犁牛耕(春秋战国开始使用)

2)集体劳动→个体农耕(基本模式)


1材料反映商周采取了怎样的耕作方式?商周时期农业生产为何会采取集体耕作方式?(农具原始,需要协作)  这种耕作方式何时改变的?(春秋战国)  

早期农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土地利用率提高,走向定居;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基础)

早期农业发展特点: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我国原始农业在地域分布和产业结构上的特点。

2、①刀耕火种的早期/原始农业: 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基本模式:奴隶集体耕作,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自耕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汉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基本模式: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3
、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

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原始农业到铁犁牛耕的演变的?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农具的改进

1)原始农业:石刀、石斧

2)商周:木制的耒耜、石锄、石犁等为主;少量的青铜农具。

3)铁犁牛耕的发展

出现:春秋战国时,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普及:西汉时,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出现犁壁;   西汉后期二牛一人;

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 ;   西汉发明耧车(播种工具)

完善: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时期

工具

特点

战国

铁犁

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

西汉

耦犁

二牛三人、二牛一人

耧车

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隋唐

曲辕犁

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

  1. 中国古代农具的改进中最具推动性的是铁犁牛耕的发展。(农具和农用动力的变革)

铁制农具引起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1. 利用畜力可以节省人力,提高耕作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巨大进步。

  2. 推动小农经济的形成发展;

  3. 铁犁牛耕逐渐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4. 推动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发展;


3、农作物种类的丰富(农作物结构)

先秦:种植五谷,南稻北粟,还有桑麻    (原始社会即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作物种植格局)

明清:引进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土豆、烟草等


1、古代农作物种植发展变化

1)先秦:种植五谷,南稻北粟,还有桑麻

2)汉:从西域引进大量的农作物品种(蔬菜、水果为主,如胡萝卜、核桃、葡萄、蚕豆)

3)魏晋南北朝:农作物的格局仍然是南稻北粟,但麦类的种植更加普遍

4)隋唐:改变粮食种植格局,形成南稻北麦,还种植茶叶,棉花,食用菌

5)五代宋元时期:引进占城稻

6)明清:引进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土豆、烟草、花生、南瓜等30多种。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1. 概括:农作物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外来作物; 空间结构:南稻北粟

  2. 1)汉: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2)明清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

原因:新航路开辟;人口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追求利益

影响:改变和丰富中国传统农业的作物结构;养活更多人口;推动山地开垦;有利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

4、从隋唐到明清茶叶、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原因: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农业技术的发展,外来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4、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垄作法

2)西汉时: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 ;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5、耕作制度的进步

1)两汉: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一年三熟制


6、水利灌溉的发展

1)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   

汉朝——关中三大水利工程:漕渠、白渠、龙首渠(坎儿井)  

2)灌溉工具:曹魏——翻车(人力灌溉工具) 唐朝——筒车(水力灌溉工具)  宋朝——高转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

秦的三大水利工程:春秋郑国渠、战国都江堰、秦朝灵渠

郑国渠,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建于秦王政元年(246),其时韩国因惧秦,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此举适得其反,促进秦国更加强大


1、试归纳概括材料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状况。

《吕氏春秋》:“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为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体现精耕细作农业的具体表现:根据农时,适时耕作;沤制肥料;麦麻轮作

2、曲辕犁和筒车的作用: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提高耕作和灌溉效率,扩大水田耕作的应用范围,促进唐宋农业的发展。

3、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通过技术提高,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农业长期领先世界的关键因素。

1)形成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2)过程:萌芽于夏商周;春秋至秦汉开始形成;魏晋黄河流域技术日臻成熟《齐民要术》;

隋唐南方水田技术逐步成熟;宋元技术全面成熟;明清继续发展。

3)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影响:

 ①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对亚、欧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 ②使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正是中华文明得意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传统农业是相互作用的,精耕细作是天人合一的结果;③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使单位面积土地可能养活更多人口,这就为人口较快的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是大致吻合的;

 ④中国精耕细作体系的局限性和不足,是导致中国产铜社会逐步落伍的重要原因;

  1. 中国传统农业科技重综合而轻分析,重定性而轻定量,重应用而轻机理,注意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特征及相互关系的观察和利用,而忽视对其自身要素和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始终没有达到可控实验的水平,缺乏精确的数据和概念体系;

  2. 中国传统农业提高生产率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为农法的进步与农器的改进的“节劳型”;一为“多劳型”(投入大量劳动力,一般不采用铁犁牛耕)。明清时,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于“多劳型”的轨道,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以致下降的趋向。这一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的提升。


4、中国古代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法:精耕细作;扩大耕地面积(垦辟平原,向山争地,向水夺田)(有限土地的利用,荒地的开发利用)

开发边际土地:

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为养活更多人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

消极影响:水土流失、环境恶化。


5、从生态(环境)史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文化”

我国农业生态思想,是漫长农业实践历史中人与自然毛肚关系演化的结果,贯穿整个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农业文化的特点在于其非常注重通过农业生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型文化。

《吕氏春秋》“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即:农作物是整个农业生产系统的核心,人、地、天共同构成了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农作物与天时、地利、人力之间构成了一定的生态关系,从而形成了农业生态系统。


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

1、过程:魏晋南北朝,江南经济开发,南北趋向平衡;

唐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关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1. 中国古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但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率先提速,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2. 商周时期,经济中心在河南、陕西一带;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陕西关中地区;三国时

期,南方经济开始发展;西晋末年,南方经济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


2、原因:

  1. 社会因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2. 劳动力因素: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3. 政策因素:南方统治者为保境安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4. 自然条件:南方自然条件好,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5. 政治中心: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6. 民族融合:南迁的北方人民与南方的越人相互融合。

  1. 影响:

  1. 城市布局和交通贸易(南方沿海城市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猛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 人口分布。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3. 人才教育等。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4.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经济重心转移对今天的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2)经济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好的政策作保障。

3)重视吸收外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引进外来人才,这是落后国家和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关键。

4)开发与环保相结合。黄河流域开发较早,最后却失去了领先地位,除了其他的众多因素外,生态环境恶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春秋战国出现,秦汉基本定型)

1、形成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历程:春秋战国出现,秦汉基本定型,整个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占据主导,并延续到半殖半封社会结束。

2、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精耕细作;

 ①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男耕女织。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实质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3、不足: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①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

 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③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形态、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④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易受天灾、苛政、土地兼并和王朝政策的影响。

4、影响其形成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生产力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民主体,政策,制度,政局)

 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较高生产积极性;

 ④历代统治者的重视: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保证

2)不利因素:

 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②封建剥削沉重;

 ③农业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小,不利于扩大生产和交换)

 ④土地兼并

承受风险能力差,战乱、土地兼并、苛捐杂税都会使农民破产(政府需解决的问题:流民问题、土地兼并问题,从而保证社会稳定和赋役征派)

5、地位:①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③封建王朝赋税徭役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繁荣和政权安危

 ④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6、影响:

积极:①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的发展;(农民自己生产自己消费,除了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生活稳定;农民是小私有者,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是古代中国文明辉煌成就的基础。

消极:①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

(农民经营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生产,自给自足限制了消费)

       ②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③人地矛盾,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 。(随人口增长和土地兼并严重人均占有耕地减少,导致对草原山地的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恶化)

 ④小农经济承受风险能力差,战乱、土地兼并、苛捐杂税都会使农民破产,很难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1. 小农经济亦称自耕农经济,是封建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农业主要经营方式,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封建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2.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

1)概念:①自然然经济:其生产目的不是为市场 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 济单位的需要。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自然经济是一个大范围农业经济种类的总称,包括采集,狩猎经济等。

 ②小农经济: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 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 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 期,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是自然经济。

 ③小农经济是农耕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 是分散的,生成的目的是自己消费或 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 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 经济,小农经济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 来自己消费,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 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 对应,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 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2)辨析:

 ①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②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集体劳动)

 ③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半封社会结束。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农业起源: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基本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4)耕作技术: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5)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6)生产目的:自给自足,缴纳赋税,少量用于交换.
7)地域水平:各地区、各民族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农业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8)世界地位:技术先进,世界领先